心得体会

燃烧在心间,奋斗向未来——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时间: 标签: 开学第一课 
下载本文

燃烧在心间,奋斗向未来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金秋九月,又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在晚上8:00,我和父母还有准小学生的弟弟一起收看了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分为“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邀请“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科学家、冬奥冠军、考古学家等奋斗者现身说法,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生动有趣的“第一课”。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安华爷爷,他已82岁高龄,正处于耄耋之年,却依然奋战在南繁第一线。

为什么他会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呢?他在给同学们讲课时,第一句话就是“大家懂得饿吗?”。“饿”,这个词,有多少年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吃得饱,穿得暖,有时有小脾气时想吃就吃,不吃就不吃。可是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多少年,短短七十年不到。

“饥饿”影响了谢安华爷爷的一生。在那样一个年代,大家都吃不饱饭,他在节目中分享了一件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他的外婆只是想喝一碗稀饭,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在我们看来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碗稀饭,就是这小小的要求她都得不到,生活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浪费粮食呢?谢安华爷爷从小就是饿着长大的,所以他从小就懂得一碗饭是多么重要。长大了,他就是想为了大家有一碗饭吃,这个梦想而努力。所以他立志投身农业,考上了农业学校,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追着光和热来到了海南。谢安华爷爷从1972年就到了海南从事南繁,截止到2022年,整整50年的时间,大好的青春都耗光了,只剩下春余。他至今还很自豪的想,正因为有海南岛南繁,成就了他的梦想,他育成了汕优63,主持人亲切地把他培育的水稻比作他的孩子。他深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耕地面积却很少,所以培育一个优良品种的水稻是至关重要的,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

镜头对准了他的双手,这是一双为了育种事业工作了50年的手,战高温,冒酷暑,下田间,去查看水稻幼苗的生长情况,他的手上布满黄土般的沟壑,旱土般的裂缝。这是太阳和稻田留给他的印记,我们现在吃的米饭、面条、玉米背后都是一代代“南繁候鸟”们飞了一辈子的科研成果,直到今天如果还有人会问我们“谁来养活中国人?”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并且自信的回答“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人!”

一粒好种子,一个好品种,得来是多么不容易,所以我们大家要有一个奋斗的精神。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在这样一个可以人人追梦、圆梦的时代,不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不论是顺顺利利还是磕磕绊绊,只要你拼尽全力、勇往直前,就一定会与心中的的梦想不期而遇。

燃烧在心间,奋斗向未来——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燃烧在心间,奋斗向未来——观开学第一课有感金秋九月,又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在晚上8:00,我和父母还有准小学生的弟弟一起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