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

读后感 > 800字 >

谎言,虚假的一生 ——读高尔基《童年》第九章有感

时间: 标签: 童年  第九章 
下载本文

他自杀了,死在了一个下雪天里。

在他死前,手中还拿着一个十字架,似是在忏悔他这一生。

这是高尔基《童年》中彼得伯伯的命运。他是个小偷,而后伪装成了车夫。他的一生都充满着虚假的谎言,书中这样描写他——“他像是一个为了逗笑装扮老头儿的小孩”。

他仇恨贵族,因为他过不上那样的生活,在仇恨中选择当小偷来作为出路。年幼的“我”向老爷头顶上啐唾沫,他便穿上过节的衣服,夸“我”做得好。全因对方是贵族老爷,是他所痛恨的人,他连基本的对错都不顾了。

“我”结识了上校的三个孩子。我们很友好,玩得也挺开心。但彼得伯伯认为他们是少爷,是毒蛇。这让“我”感到非常反感。后来,忧郁呆痴病愈来愈犯得勤了,最终畏罪自杀了,他那哑巴侄子一点儿也不哑。

有人认为他可怜,而我认为并非如此。

彼得伯伯让我想起《城南旧事》中的小偷,他年轻时游手好闲,花光了家里的钱,母亲的眼睛哭瞎了。长大后他后悔了,却又无能为力,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偷东西,为了能够供弟弟读书,让他有好的未来。可最后,小偷还是被抓了,将他弟弟出国读书的梦想打碎得一干二净。而彼得伯伯不正是如此吗?

他们本都可以在偷过第一次后收手,可他们都没有这样做,最终还是害了自己。他们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填补起自己的过错。正因为不悔改,心中充满了仇恨,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怪在别人身上,怪社会,他才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当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九了,当扮演的角色时间太长了,他甚至都要忘了,忘了哪个个真实的自己,哪个是虚假的自己。

我可不想成为那样虚伪的人,过那样虚假的生活,不希望让谎言围绕着自己。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活出自己的色彩,即使遇到困难,但只要努力去做,相信终会见到阳光。

谎言,虚假的一生 ——读高尔基《童年》第九章有感

他自杀了,死在了一个下雪天里。在他死前,手中还拿着一个十字架,似是在忏悔他这一生。这是高尔基《童年》中彼得伯伯的命运。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