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读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悲伤即成长》的作者为何会写这本书了。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当生活轨迹被改变时,如何重新发现人生意义、目标与幸福。作者在忍受了自己难以想象的丧失过后,意识到自己永远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但也永远不想改变它们。她所历经的苦痛带来了成长、清晰的思考和方向。现在,她也希望帮助他人摆脱考验和磨难,并选择通过苦难获得成长。
悲伤可以有很多种形态。它可能是失去工作或与伴侣离婚,可能是一种创伤或绝症,可能是亲人的死亡或威胁我们所爱生活的某种瘾症,也可能是取消的计划、错失的良机和永远改变的生活。在所有形式中,悲伤是生活没有按计划进行时,我们所接收到的信号。
但在失落的深处,希望会浮出水面。我们有机会在创伤后成长——如果我们选择抓住它,机会就在等着我们。
是啊,只要我们认真去审视生命中所有的不幸,就会发现他们都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01 所有的悲伤,其实都是良药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异常艰难的时刻。
工作的低谷,生活的窘迫,情感的失意,学业的压力......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难免遗憾、难免怅然。
这就更需要我们学着放过自己,哭过笑过之后,看淡释然。
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让我特别认同:“只有去谈论、感受,并在其中有所体会和感悟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释怀。当我们学会把这些由丧失带来的沉重“硬块”在内在进行清洗和净化之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所有悲伤和恐怖的东西,都会化为良药。”
02 生命中的丧失,让我们学会了爱自己
心理学上将“创伤”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创伤。
创伤本身并不可怕,学会客观地看待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疗愈并将其化解,创伤也许会成为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就如书中所说:“悲伤带来的第一个礼物是:你会学着去认识、感受你的需要,并与之待在一起。然后,你会像满足自己的爱人那样,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许你从不认为这会发生,但很有可能,你的世界的崩塌会让你跟自己的关系出现曙光。”
唯有学会好好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这是一个真理,一个人如果都不尊重和爱护自己,别人又凭什么爱你呢?当我们经历了一些悲伤后,或许才能意识到,永远陪在我们身边的,只有自己,面对这样始终不离不弃的自己,你要苛刻地对待他吗?
悲伤最大的意义不是摧毁我们,而是让我们历尽千帆后,更加学会爱自己,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
无法左右的事情,就随缘,相信上天自有安排;难以挽留的人,就放开手,在心里给予祝福;走不通的路,就换个方向,总有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往事清零,爱恨随意,才不负每一个当下。
人生起落是常事,但绝望颓废绝对无济于事。
倒不如,泰然一笑,与生活握手言和。
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就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回馈给你。
03 如何更好地应对悲伤?
书上给出一个技能,用英文简称为PLEASE,可以帮助我们从各种挫折和困境中走出,学会更好地爱自己。
P:照顾你的身体——沐浴、刷牙、洗头、洗脸、穿干净的衣物。
L:治疗你可能患有的所有病痛。如果你有咽喉炎或身体上的疼痛需要看医生,快去。如果你需要做心理咨询,快去。请按医嘱服药。去见你的牙医。
E:规律饮食。尽量保证每日三餐均衡,外加一点零食。少糖少盐,吃健康的和有营养的食物。
A:避免服用会改变你的情绪或心境的物质或药物。同时也避免“回避”。回避是一种生存模式。你或许会回避一个艰难的对话、回避照顾自己,或者回避支付账单。但回避是没有好处的,避免回避对你才真正有益。
S:睡眠。需要的时候就休息,即便这意味着你要在白天打个盹儿。给你的身体充足的睡眠。有很多研究表明这样做有好处:如果你无法入眠,你可以进入一个黑暗而安静的房间,躺下,闭上眼,深呼吸。即使你没有进入深度睡眠,但是你的大脑也能够被清空和被重启,让你感觉得到了休息。
E:锻炼身体或做拉伸。用一个舒服的方式动一动身体。开始时先定一个小目标,每天至少运动或拉伸20分钟。如果你正在经历失业、失恋、离异或者其他不顺,我建议你能好好看看《悲伤即成长》这本书,它会给你力量,治愈你,并且帮助你找到走出困境的密匙。在这之前,请你一定不要自暴自弃,请相信,度过了悲伤,我们一定会迎来脱胎换骨的蜕变和成长。
《悲伤即成长》一书中提到:每一段经历都是你的老师。
有时候,你所经历的挫折和丧失所带给你的东西,会凝结成一块块闪闪发亮的“金子”,这些宝贵的“金子”将告诉你如何从丧失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如果你能get到这些意义,你就会变得更强大,并有机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一位作家曾言:“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人生在世,哪怕命运多舛,只要懂得把悲伤及时清零,快乐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要相信,生活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内心向阳,终会柳暗花明。
余生,愿我们都能拥有积极乐观的好心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下一篇: 《幸福,从接纳开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