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刻意练习》读书随笔

时间: 标签: 刻意练习 
下载本文

 笔者按:

在我读书的这二十年里(从7岁入学算,到现在正好20年),开阔我视野、增进我知识的书可以说很难列举完了。

但要说改造了我的思想,让我突破自己的书只有这一本,即《刻意练习》。

这本书讨论了人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改造自己,提升技能,最终从新手成长为超级高手。

这条道路并不容易,但难以置信的是,它是可以复制的。

通过执行书中提供的方法和原则,任何人在任何事务上,都能达成远超一般人的表现。

 一.天才或许存在,高手人人可为

或许你已经听说了很多关于天才的故事,远一点的有四岁就能弹琴的莫扎特,二十多岁开创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近一点的有隔壁每次数学都能考满分的小王同学,能够英语演讲的小李同学。

我曾经对这些事情都有一个论断:他们是天才,不是我能相比的。

许多人也和曾经的我一样,对如何提升自己报有消极的观点,这种观点把学习看成一种黑盒子,只知道需要向里面投入时间,至于它能产出什么,只能相信运气、天分这样无法控制的因素。

简单地说,这种观点一厢情愿地相信天赋的绝对力量,不相信练习对人自身强大的改造能力。

诚然,在很多技能上,人与人的天赋高低不同,或许也有天才,他们是大众穷尽一生也追赶不上的存在。

但是还有更多你以为的天才,其实并不是天才,他们只是熟练的高手。

相比之下,本书强调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在从一无所知到极其熟练之间,存在一条明确的上升路径,那就是有针对性的练习。

而你,通过科学的练习方法,在任何事务上,都能达成远超一般人的表现。

 二.遵循四项原则,练习铸就高手

《刻意练习》一书认为,想要熟练掌握某一项技能,需要大量相关练习,并且这些练习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明确定义的特定目标

比如:你说我要学好语文,这是模糊的,不是好的目标,但是你说,我要会写很多优美的句子,这就好很多,但还不够精确。

如果你说,我要将这本好词好句精选集背下来,将来随时用到,这就足够明确。

虽然我们承认,背诵好词好句并不等于学好语文,但总算我们的功夫用在了对的路上。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这即是原则,也是特征。通过大量关于练习的观察我们发现,有效的练习都发生在专注的时候。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处理它不甚熟悉的业务,拼接陌生的脑电信息和肢体动作,这是非常消耗注意力的事情。

你只有专注地练习,才能在练习中感受到进步。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当你练习时,一定要确保你的目标能够给予你反馈。

比如:你在背诵一篇古文,那么背诵完毕,你可以知道你错漏了哪些字,为什么会错漏,从而进行针对性背诵。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可能你对于如何写出一篇中等分数的作文已经非常熟练了——你每一次都是这个分数,写这样的作文即不费心,也不刻意。

但这是一个糟糕的情况,你应当让每一次的写作都处于“不是那么顺手”的状态,刻意练习,就应当在并非舒适的领域练习,从不熟练走向熟练。

你可以观察那些公认得了高分的卷子,观察他们是哪里比自己好,是字体,还是构思,还是句子。

参照刻意练习的四项原则,笔者认为最合适的领域就是编程练习。学习编程的道路完美地契合了以上四项原则,而实践中也确实如此。

大量技术高超的编程高手并不需要一个真实存在的老师(根据我的观察,这个比例超过90%),他们只是对着一台计算机,不停地找目标来练习,就成为了高手。

例如Linux的开发者林纳斯·托瓦兹只是拿着一本讲解类unix系统的书,不断地模仿和练习,就写出了这个伟大的开源操作系统。

总的来说,刻意练习强调了你应当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时刻明白你当下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坚持只做符合四项原则的练习,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三.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尽管我们总能继续前进和不断进步,但要想做到,并不见得总是轻而易举。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应当说相当没有趣味)。

因此,动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进行这种练习呢?是什么使他们继续下去呢?

这是值得练习者仔细思考的问题,我是因为什么,而选择用这么枯燥繁琐(但有效)的方法折磨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能。

坦率地说,大部分人都有能力完成刻意练习,但只有那些树立了自己真实动机的人,才能持之以恒的练习并获得成功。

就笔者自己而言,在回顾过往的学习生活,有这么几种动力让我心甘情愿地重复枯燥的练习:

第一是炫耀欲,我希望我在这个领域做得很好,让大家都佩服我。

笔者曾经在高中时高强度地保持数学和物理考题练习,以追求所谓的题感,确保每一次的考试都是全班最高分。练习是痛苦的,但是他人崇拜的眼光更是诱人。

第二是分享欲,在笔者读研期间,研究室有相当多工作,需要笔者一人研究明白,再向其他人介绍。这种“带头大哥”的感觉,也会让笔者有很强动力去练习。

第三是胜负欲,“我一定能搞定这个问题”“我一定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单纯地希望自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可以赋予我强大的练习动力。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第二和第三节内容:

有效的刻意练习需要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

哦,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对想要提高自己的每个人来讲,这些是让你有一个卓越开端的秘诀。

《刻意练习》读书随笔

 笔者按:在我读书的这二十年里(从7岁入学算,到现在正好20年),开阔我视野、增进我知识的书可以说很难列举完了。但要说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