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个读书的圣人名叫朱熹,他的知识特别渊博,是因为他酷爱读书,对于读书他有很多的经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读书三到”。
那么读书三到是指的哪三到呢?读书三到指的是心到、口到、眼到,心到的意思是,心里要有书,眼到的意思是眼睛看书要看的仔细,口到的意思是看书要读出声音,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的,如果心不在读书上,眼睛就看不清楚,嘴巴自然就不读了,如果心眼不专一自然就特别的懒散,结果就是一点也记不住,就算勉强记住,也记不长久,所以在读书三到中,心只要到了,眼口一定会到。
读了朱熹老先生的文章,反观自己有时候读书,边听着音乐边读。不一会儿就心不在焉了,眼睛也不知不觉地离开了书本随着音乐飘向远方。过了一会儿,妈妈问我在书中学到了什么,我支支吾吾一句也答不上来,这就是一个“心”不到的例子。立行立改我马上就做,读《经典诵读》中的一篇篇美文,读着读着我就被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陶醉了,我不禁放声朗读,当我再站起来时,才察觉已经读了很久了,妈妈问我学到了什么,我脱口而出给妈妈讲了若干个收获,妈妈还表扬了我,鼓励我好好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再也不用搜肠刮肚地写不出作文啦!
从朱熹老先生的《读书三到》这篇文章中,我懂得了读书时最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把心放进书里,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读到一句话,都要做到口念到、眼看到、心想到。坚决杜绝心不在焉的读书,如果无心读书,就干脆不读。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