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完《许三观卖血记》后,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温情,我看到了许三观伟大的父爱,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他对妻儿全心全意。当然他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在读前几章的时候,我有点不太懂他,不太认识他,但是后来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很多。淳朴,简单,真诚,实在……这都是他的标签。后几章,他的人格更加鲜明,更让我眼前一亮。同时他也是一个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的人,所以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 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 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这个人的名字叫许三观,遗憾的是他一生追求平等,到头来发现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平等啊!
他背起许一乐往胜利饭店走时,一路上父子的对话,让我不禁感动,或许一乐真的不是自己的孩子,我想许三观也会把自己最好的给他。这或许就是每一个父亲最珍贵的东西吧。
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妻子被赋予不好的称号,被无数人唾弃,嫌弃…也没有了往日的神气,我想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一个妇女被背上妓女的称号,是多么悲惨的命运啊!早就不想为人了吧。许三观偷偷给她送饭,送水喝,被人看到时,说只给她吃白米饭,这是在批斗她,当别人离开后,又偷偷说“红烧肉藏在米饭下面,现在没人,多吃点。”他这幅模样真是可爱。
“许三观,我每天都想死,可是每当我见到你和儿子们,我又有劲儿了。”她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儿子和丈夫成了她的精神支柱,我也很佩服许玉兰。我想之所以他们俩能走到最后,更多的是他们互相爱,让他们的家庭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喜乐。
当许一乐患了肝癌时,他选择一路卖血筹钱,或许我们会认为这很无知,这很离谱,但是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似乎能够理解他,我懂他的无助与害怕。在面对自己最爱的人时,仅仅只希望他能一辈子幸福快乐。他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没有成家立业,还有青春年华,自己的一切都可以不要,哪怕生命。
确实许三观卖了无数次血,却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当他人老珠黄时,想为自己卖一次血时,却发现自己的血没有用处了,他开始担忧卖不了血怎么办?他这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为妻儿操心,苦命的人。可好在结局是美满的,他的晚年定会很幸福安康吧!
文章中许三观遇到了许多人,都与他自己大同小异。平易近人,淳朴真诚,简单可爱,我也喜欢这样的人,“真”的人!这是一条不长不短的街道,路上的行人匆匆,他们有时吆喝着,一声又一声,从街头那边传到了尽头。路上有熟人便会拉起家常,询问些有的没的。这里的人没有出过远门,大多不识文化。每个人都互相认识,圈子小,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人尽皆知。可就是这样的小镇,他们每个人都在好好生活,学着爱。在他们心中,孩子们成家立业,儿孙满堂,便是他们最幸福的事了。
下一篇: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