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范文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时间: 标签: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下载本文

作为一个白痴,我是受大家“欢迎”的,因为我是迟钝的、友善的、亲切的。我身边的人总会对我笑,他们也总会跟我一起“玩”。可当我变得聪明时,他们再也不会嘲笑我了,可我身边却没了朋友,他们说我变得粗鲁、傲慢、嚣张。以前他们看我是白痴,现在我看他们是白痴。当初把我像垃圾一样抛弃的家人,现在却以我为荣想要极力的讨好我,这一点却是我没想到的。遗憾的是,我的智商提高了,可我的情感还停留在弱智阶段,这让我没法去爱一个人。我最终是个失败品,但我要有尊严的死去,就像阿尔吉侬一样,死后可以有人为我献上花束。

主人公向我们展示了他从白痴到天才再到老去这八个多月所经历的事情,就好像是一个人的一生。这是部科幻类小说,可我读起来却无限接近现实,从开头满是错别字的“近步抱告”,到表达流畅的“进步报告”,再到个别错别字的“进步报告”。读者跟随着主人公,经历着他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慢慢地步步高升,再到后来失魂落魄的人生历程。我们像是科学实验的第一见证人,可以看到一个实验品每天身体的变化,感情的变化、心智的变化。这让我联想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我们咿呀学语的时候,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是可接受的、可爱的,就像个白痴一样。小学、中学时我们慢慢蜕去了稚气,父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有耐心,为了跟上学习,父母就会强加一些超越年龄的知识或见解,并以此要求他们很快的去掌握,错了就会指责、辱骂。等我们上了大学,走向社会认知也慢慢超越父母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你傲慢、不近人情、冷漠,并因此无话可说。究其原因,父母根本没有拿孩子当个人来看待,他们只是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其摆布,他们忘记了孩子是会成长的,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是会变化的,可是家长并不能对此做出改变。作为孩子的我们,只希望父母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看待我们的成长,成长过程中我们当然会犯错,我们不是调皮,只是想探索你们成人觉得无聊的世界,只有我们尝试过后才能构建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护、引导和激发。

本书讨论的内容有很多,弱势群体的保护、人性、爱情、学习的本质。我觉得讨论最多的还是,如何通过学习让自己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上大学和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理由之一,是去了解你以前一直相信的事情并非真实,任何东西都不能只靠外表来决定。”一个高智商的人,“如果没有人性情感的调和,智慧与教育根本毫无价值。”简单来说高学历并不代表有道德,也不代表可以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

这本书的读后感我构思很久才完成,因其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含沙射影出很多社会问题。当我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才从同事那里得知这本书早就名扬四海了,甚至早就搬上了剧院和大荧幕,这也是我读书的乐趣之一。总结一下,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少一些偏见多一些谅解,借用脱口秀演员徐志胜的一句话“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坚定消除世界上所有的偏见和不平等。”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作为一个白痴,我是受大家“欢迎”的,因为我是迟钝的、友善的、亲切的。我身边的人总会对我笑,他们也总会跟我一起“玩”。可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